2009/01/18 | 不喜欢秦腔
类别(在路上) | 评论(5) | 阅读(164) | 发表于 23:40
 

不喜欢秦腔

我个人十分不喜欢秦腔。

秦腔的腔调与川剧有些相似。但说实在话,如果我用些心,我也能按照我理解的格调谱一些曲子的。我的同学老杨曾经说过秦腔如何好,然后我听了风雪配(或者是三滴血,我忘了),然后我就总结出某种曲调了。还有川剧,我有一个前辈给我说过川剧里帮腔的事情,然后我听,然后我试验,然后我给所有在我面前唱歌唱戏的人帮腔。

再换个立场,我究竟在说什么?

其实我不是想说秦腔和川剧有什么不好。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就像我喜欢的戏剧别人不喜欢一样。别人再骂,我该喜欢啥还是喜欢啥,基本不受影响。

其实我想说的是我不喜欢《秦腔》。

我不喜欢《秦腔》里表现出来的伪民俗,就像我不喜欢《废都》里的伪民俗一样。不仅不喜欢,甚至是厌恶。

我看了几十页的《秦腔》,我发现了许多很多年前以及近年的“段子”,而我读《废都》的时候,我更是发现了充斥全书的当年的所谓的“民谣”。看到这些的时候,就像有人要坚持向我讲一百遍我很早就听过并且不觉得可笑、但讲述者自己首先乐不可支地笑得喘不过气的笑话,我觉得不是他犯了错,而是我犯了很多错。

我最怕的就是,当事者坦荡荡,而我作为旁观者或者被动参与者觉得自己犯了错的情形。对此,我只能说我心理不健全。或者说,我让自己陷于这种境地,实在是我活该。

我看《秦腔》和《废都》都有这种感觉。

 

我喜欢贾平凹。

我生长的地方跟贾平凹生长的地方只是一岭之隔。

我跟我的老乡曾经探讨过是ping’ao 还是pingwa,最后的结论是平娃。

几乎二十年了,我几乎每天都梦想着去商州、丹凤、商洛山走走、看看,走走那里的路,看看那里的人、山景、野物及其它,就是沿着贾平凹描述过的路走一走。在中国,我愿意沿着作家描述的路走一走的并不多,也就是两三个人吧,比如贾平凹的商洛路,李国文的太行路和沈从文的湘南路。

坦率地说,山这边的南阳也出了很多著名作家,但他们没有一个人写出过能勾起我回家思绪的回故乡之向往。只有周大新写过的一个梦断白河的超短篇让我恍然想起我童年所在的赊镇的许多事。

当然,我有这种感觉也许跟我的小资情调有关系。比如,假如在书中说“谁是谁的永远”、“永远有多远”我可能会更喜欢些。但这也仅限于偶尔为之,引用许多许多这样的东西我也是十分厌恶的。

我只能说,前期啥都好,后期基调好,风格不好。

8

评论Comments

日志分类
首页[388]
在路上[93]
风景[81]
忆江南[24]
有病了[47]
出山[46]
遥望[79]
梦红楼[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