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点滴
(1)
很长一个时代,我对西北的印象是恶劣的,这种印象主要来源于西北恶劣的气候。据说那里干旱少雨,冰天雪地,朔风阵阵,沙尘滚滚。据说那里的人一天只吃两顿饭,一辈子只洗两次澡,吃的是膻味十足的羊肉,而且没有菜吃。很小的时候,我们县城有一个从西藏回来的小姑娘。听说她每隔两个月就要吃一块儿生肉,嘴边要流出血沫才过瘾。
但我对西北却也有另一番向往。大学毕业那一年,我一度要报名去龙羊峡工作的。众多亲友闻讯后纷纷劝阻,终于没有去成。当然,那时要去西北,也不是自己有多高的境界,只是自己少年时便有的浪迹天涯的梦使然。西北的天地是遥远而开阔的,而我最向往的就是去远方,避开自已熟悉的地方和人群。
西出阳关无故人。也许正是诗句里西北的雄浑和寒冽是我对西北产生了强烈的情怀。
(2)
我第一次到西北便生出了无限的惊慕。那一次从兰州沿着湟水往西宁、龙羊峡走。
也许是季节的原因,湟水清澈而欢快,山谷里郁郁葱葱,我的心情非常明快。我心想这哪里是西北,这里比我所在的省份好多了。当我第一次看到成群的牛羊在草地上悠闲自在吃草时心情的愉悦难以述说。湛蓝的天空,广柔的草地,彪悍的骑手等均使我产生了一种认同感。
有人指着远处的一带群山说,那就是日月山。哦,日月山,文成公主的日月山。一千多年前,文成公主在那里向着中原流泪。那一带山在阳光下寂寞而荒芜。
那一次的西北之行让我激动。我逢人便说,如果说中国有能跟美国媲美的地方,那就是西北,那里足矣让任何中国人自豪。
当时是90年代前期。许多西北还没有任何高速公路,而我也因此看到许多难以忘怀的风景。
(3)
六盘山是一个奇迹。
由于六盘山的存在,原本平直的东北西南向的500mm降雨量等值线在这里向西北凸起,700mm、800mm的环状等值线插了进来。于是发源了泾河、清水河、葫芦河。六盘山分开了渭水和泾水。
我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深秋路过六盘山的。天高云淡,西风阵阵。
一进入宁夏,我便感到十分震撼。高远湛蓝的天空下,成片成片高大青白的乔木倨傲地矗立着,地上是满铺的落叶。落叶是地道的正黄色,在风的催促下快速奔跑,像是要赶一个重要的集会。停下来时则又那么恬静,悠闲地晒着太阳。
六盘山上,红叶、黄叶在漫山地参差着。尽染的层林,代表着不同的高度有着不同的温度和降水,也代表着不同的适生树种。深秋的六盘山,在尽情展示着它的风采。在冬天来临之前,六盘山近似疯狂地炫耀着、夸张着。在六盘山最美丽的时候遇到它,真是我的幸运。
那是我第一次进入宁夏境内,那一刻彻底改变了我对六盘山乃至整个宁夏的印象。
(4)
另外一个深秋,我从三门峡北上,拜访了龙门、壶口,穿越了汾川河、延河、清涧河、无定河、窟野河、秃尾河、孤山川、黄甫川,在河曲过黄河,掉头南下。
此行我看到了黄土高原,也看到了沙漠边缘。
也许是季节的原因,也许是我到的地方大多都有水,黄土高原真的跟我原来想像的不一样。虽然不像南方那样山长青,水长流,但却也树草葱笼,生机盎然。
其实黄土高原的黄土并不厚,许多河流都切割到了基岩,没有山洪时河水也是清澈的。是洪水使高原显得狰狞可怕。
雨水和河流把高原切割成千奇百怪,塬、坪、梁、峁等无不符合文字表达的意义。汽车在黄土桥或黄土梁上行驶是十分令人担心的,两边都是极深的沟谷或陡坡。我曾两次学过自然地理,但对地理、地质一直建立不起概念。记得李四光曾经说过,假如人类站在足够的高处,有足够长的寿命,将会看到大地也像大海一样在波动。我担心的是,看它们那么脆弱,说不定哪天雨洪就会把这许多桥和梁中的某些给冲断,那时候怎么办?
假如没有人类的垦殖,天然的降水足以使黄土高原地区的山川秀美。我曾看到坡度极陡的耕地。我想像着这种陡坡我是否能爬上去,这种想像还无数次延伸到梦里,至少在梦里我从来没有爬上过这种陡坡。但却有人和牛能在那里耕地。我不禁感叹且悲哀着。
深秋的雨水洒落在高原上,洇入土中,给高原带来浓浓的寒意。秋真是很深了。
(5)
我曾经说过,不到西北感受不到多民族大家庭的氛围。其实,连西北的汉人也和其他地方的不太一样。西北人划拳是很有意思的。西北人拳拳不离大拇指,西北拳不赢五。他们放开嗓门吆喝着,音调奇特且有韵律,如同唱歌。
西北的民族虽多,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体系,即汉族体系、回族维族体系和藏族蒙族体系。三个体系区别明显,生活习惯、宗教信仰迥异,体系内只是派别不同,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基本一致。
我看到过撒拉族妇女头上裹着黑纱巾,看到过藏族妇女弯腰昂首地行走。白帽子则是信奉伊斯兰教男子的基本特征。我一直弄不明白藏族人为何把一只胳膊漏在衣服外边,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怕不怕冷。
西北民族的分布基本上呈三个特征:混居、聚居、散居。这种特征反映了历史上各民族的迁徙、冲突、融合、分离,而这背后隐藏了无数次的斗殴、厮杀和战争。当然,和平毕竟是主旋律。
众多的民族把西北妆扮得美丽妖娆、丰富多彩。无论哪个民族,热情、豪爽、好客是共同的特征。陕北、内蒙一带还保留着喝下马酒、上马酒的习惯,献哈达、唱歌都要喝酒。
其实,西北的民族也可以按生产生活方式分为农耕和游牧两大类。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游牧民族基本都已定居,至少也有定居点或村落。地分了,山分了,草场分了,还到哪里游牧去?
至少男子的服饰正趋于大同,向汉式或者干脆说西式服饰靠拢。现在的汉族人又有哪一个不是穿着西式服饰?夹克、运动装、西服是全球人的基本穿着模式。许多藏民也已看不出是藏民,许多人不再骑马,而是骑摩托、开小四轮,穿着藏族服饰的藏民骑着摩托在公路上川流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