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12 | 几个是几个
类别(出山) | 评论(7) | 阅读(187) | 发表于 22:57

几个是几个

前年吧,孩子已经很大了,自己出去买东西,我让她捎几个青椒和几棵青菜回来。结果呢,青椒买了三个,上海青买了五棵。我不禁又气又急,发起火来。孩子还挺委屈:“你说让买几个的。别吵了,我再去买。”还把门摔得山响。

我生了一会儿气,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的事,便不再生气了。上小学四年级时我们班的水桶坏了,老师让我们几个班干部去修。询价的时候,修桶的师傅说得七八毛钱。我当时不知道到底是多少,就追着问到底是七毛还是八毛。一个同学说七毛四五吧。我不信,就继续问,老师傅肯定了我同学的话。

我真是惊奇极了。当时我还没有建立起“模糊”概念。七毛就是七毛,八毛就是八毛,七毛三就是七毛三,七八毛把我弄迷糊了,真不知道是多少。但我的同学知道七八毛就是七毛五左右。他还知道七毛多是七毛一到七毛四之间,嚷(弱的意思)八毛是七毛七到七毛九的样子。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们老师从来不这样教,他们教的是一点也不能差的东西。这种模糊概念要通过生活才能得到。

看来,孩子并不比我小时候更笨。只不过我是在小学已经弄明白“给我两张纸”实际意味着至少得三四张,“给我几张纸”意味着至少得五六张。她呢,几乎到了高中才明白。不过这也许跟智力无关,只跟社会生活经验有关。

我们那时候去修桶时,七八毛钱实在太贵了,我们不敢做主,把桶又拿了回来。修桶是要用班费的,我们的班费可来之不易。老师领着我们去河里背沙,然后去地里抬土,然后借某个同学家的坯模,大家脱坯,卖了坯挣来的。脱坯时泥活得不好还不行,脱好了又怕下雨,更怕别班的坏学生故意踩坏。这样一学期也就挣两块多钱。现在孩子们的班费我不知道是如何筹集的,也许是大家省了零食钱凑的。不过也算难为他们了。

还有做饭。我记得小学三年级时下午放学回家就要把煤炉捅开,把馍馏上,把红薯洗好切好煮上,剩下的等家长回来再说。上初中我就会自己独立和面,煮豆,包豆包,并把豆包蒸好。我记得父亲还很夸我一通。现在呢,我家孩子已经高中快毕业了,也就只会煮鸡蛋,煮饺子,煮方便面,当然,也会用电饭锅把饭蒸好。想想真是愁煞人。不过也许我是杞人忧天,到需要的时候孩子自然就学会了。或者,将来的生活真的不再需要很费劲地做饭了。 

44

评论Comments

日志分类
首页[388]
在路上[93]
风景[81]
忆江南[24]
有病了[47]
出山[46]
遥望[79]
梦红楼[18]